网站首页 | 焦点新闻 | 藏趣逸闻 | 艺术投资 | 鉴藏知识 | 藏宝名家 | 大众论坛 | 名家专栏 | 藏宝展厅 | 艺人艺语 | 收藏资讯
藏宝市场 | 影像艺术 | 作品展览 | 当代艺术 | 艺术新闻 | 名家访谈 | 名作推荐 | 推荐媒体 | 展览评论 | 推荐画廊 | 艺术分类
访客您好,欢迎访问藏宝艺术网。今天是
 艺术动态 >   返回首页 >  艺术动态
西子墨客的书法
更新时间:2014-9-30   【字体:

 
  何为书?东汉大文学家许慎曰:“著于竹帛为之书。”从传说中的仓颉造字开始,汉字作为记载和交流的工具,人们用其著书立说,承载传承文明之功效,而后,古人逐渐认识到汉字的美学特点,从而求美求工,于方寸之中张扬个性与神韵,诞生了源远流长的书法艺术。从她萌芽的那天起,她运用自己那绵延不绝的流动线条,烘托出潇洒飘逸的魏晋风采,幻化出雄浑磅礴的盛唐气象,展示出精工秀丽的明清雅韵。她作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体现着东方智慧对生命的直观玄想与诠释。她的韵味如一坛老酒,弥陈弥香。然而,千百年的程式化方面束缚了她灵动的本性,陈陈相因的士大夫积习一定程度上窒息了她的内在活力,当代社会的商业化思潮也不断侵蚀着她高尚纯洁的情操。有人说,“当代中国书法,也许不需要增添几位舞文弄墨的书法艺人,她呼唤大刀阔斧的改革家,能够把她从狭小而封闭的空间中解放出来,置于开放阔大的现代人生活背景之中,重新阐释其对于人生和世界的意义。”
  有鉴于此,当代一些书法家把创新作为时尚,认为自己的洋洋洒洒、天马行空,就可以真的称之为“匠心独运”;也有人主张遵循传统,认为古人的书法水平比现代人要高,一切效仿古人不会有错。作为青年书法家的西子墨客先生对此却有独到的见解:“首先,我们要向古人学习,那是几千年沉淀下来的文化精粹,不能继承发扬也就失去了成长所必须的最肥沃的土壤;同时,我们生活在现代生活环境中又要不断创新,不然一个人即使成为书法家也只能流于平庸,整个书法艺术也会逐渐落伍。所以,要在继承发扬传统精华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形成自己的特色。”这样的话或许很多人都能说,但真正能够落实到笔下却不是很多人。
  然而,西子墨客先生一直在身体力行这一切。他自幼酷爱书画艺术,从临摹楷书开始打下坚实的基础,从欧阳询的《九成宫》到张猛龙书碑,从“二王”书帖到颜柳两家,直至近年又进一步涉猎隶书汉简。西子墨客先生同时也十分注重书法理论的学习与研究,他探讨了汉文字发展中书体变化的规律,例如在隶书演变为楷书过程中有“魏碑”作为过渡;他还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从美学角度分析不同时代的书法艺术特色以及其中的必然联系,例如为什么会有不同神韵的汉唐气质和魏晋风度;结合新的时代特点,他认为古人有古人的气质,现代人就应该结合现代社会背景形成现代人的特色。
  在运笔过程中,他把隶书与楷书的特点加以整合,用行书的笔法进行书写,其作品给人的视觉效果确有独到之处,极富装饰性,显示出“浑金璞玉”的气象。其间架结构与谋篇布局有如下特点:一是行楷的结构却有汉简书风的古意,笔锋古朴凝涩;二是间架变化多样却在规矩之中;三是章法散淡,点画紧密却给人疏朗的感觉;四是字体求新而不怪,谁都能认出写的是什么字,读得出句,使他的书法作品具有雅俗供赏的风格。西子墨客先生还常说,书法是文化内涵很高的一门艺术,如果只会写,便成不了书法家。诚如斯言,他时时注重自己古典文学、美学和哲学的修养,又特别强调写字与书法的区别,认为书法追求的不仅仅是“形美”,更重要的是一种“意境”,哪怕在常人看来它并“不美”。
  诚然,西子墨客先生作为著名书法家,他还有更长的路要走,但从他的身上的确看到了一名“改革家”的气质与魄力,看到了传统文化艺术与时代特色相结合的气质的魄力,希望他能够坚持走下去。

 

 

 

  • 上一篇文章: 走进著名书画家西子墨客看大发展
  • 下一篇文章: 西子墨客:书法家要保持独立精神和人格
  •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
    备案号;京ICP备0804656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