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市场里的火热看点 炎炎夏日,和田玉市场却弥漫着阵阵寒意。不少在销售一线“无所事事”的玉商朋友反馈的信息是:大环境不好,收藏市场首当其冲,三月不开张并不夸张,开张吃三月纯属奢望。“稍微有点利润糊口就不错了,谁还敢奢望暴利‘吃三月’?!” “反价”的黄口观音 可世事无绝对。就在玉商们叫苦不迭之际,我的手机却响个不停——原本说好以万元左右的价格转给我一件黄度很好的和田玉黄口观音雕件,外加配套的黄口链子,没想到才在脖子上挂了几天,玉友兼玉商小李,也就是黄口雕件的现主人突然在电话里要求我赶紧把还没焐热的玉件送回去,说是有人定了,价格已谈妥,15800元。“你要是确实喜欢的话,就15000拿去吧,我就跟买家说你不愿意退回来,也按他的出价成交了,估计他也不好说什么,毕竟你预定在先嘛。”李老板话锋一转,活脱脱一个二手房卖家反价的做派。唉,谁叫我当时犹豫不决,只是拿回来“试戴”而没有付款完成交割呢,否则如今郁闷加纠结的就不是我,而是小李了。 细聊之下才发现,今年以来稍好一点的黄口料就像躲猫猫似的,忽然之间内减少了许多,价格也因此从稳步上涨到迅速飙升,尤其是黄度、润度、细度好的极品黄口雕件,用一天一个价来形容也不为过。前些天小李去河南南阳石佛寺进货,很自然地跑到之前购买黄口观音的老板那里,想看看有没有新货上架,没想到老板却大倒苦水,说是之前那些黄口雕件卖得太便宜了,现在即使在当初的卖价之上大幅加价,也很难买回之前的那种上品玉件了。 市道羸弱,来古玩城卖和田玉籽料原石的新疆玉商也少了很多,货色更不咋地。当然,要是肯花时间仔细挑,也还是能够从中淘出几件颇具特色的料子,前提是:一般块头都不大,而且仅限于皮色或者形状有一定特色,至于玉质嘛,也只好睁只眼闭只眼了。在这个和田玉“重色轻质”的年代,好肉往往卖不过好皮,形状独特的料子也很容易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
既然是老主顾了,我也不能黄了人家的生意不是?好吧,成交。 花40元从新疆玉商摊上淘来的两块原石,现在还剩下一块,不过成本已经变成了-6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