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刘家良; 淡中藏美丽 虚处著工夫
作者:刘家良    转贴自:刘家良是一位刻苦勤奋、卓尔不群的中年工笔花鸟画家。他走的是一条传统(不拒绝吸收外来艺术)、生活、修养、创新之路。在长期反复实践中,终于走进了自己的花鸟画世界,怒放出的一朵朵奇葩,无不令余瞩目惊叹。中国花鸟画的创新,体现在诸多方面,或在题材,或在立意,或在章法,或在笔墨,或在色    点击数:1352

  刘家良是一位刻苦勤奋、卓尔不群的中年工笔花鸟画家。他走的是一条传统(不拒绝吸收外来艺术)、生活、修养、创新之路。在长期反复实践中,终于走进了自己的花鸟画世界,怒放出的一朵朵奇葩,无不令余瞩目惊叹。
    中国花鸟画的创新,体现在诸多方面,或在题材,或在立意,或在章法,或在笔墨,或在色彩,或在……只要在其中某一方面有所突破,哪怕是一点点突破,也就是说创造了前人所没有的东西,就很了不起。《唐朝名画录》说唐代画家边鸾“最长于花鸟,折枝草木之妙,未之有也”。边鸾创造了折枝花卉,看似简单,但在当时却是新的法则,并形成了后来中国花鸟画构图的程式,影响了唐五代宋元明清直至近现代千余年,许多画家采用之,却难以突破,故难免造成章法上的千篇一律。这个问题,明清一些理论家早有察觉,提出了尖锐批评,明•沈颢说:“近日画少丘壑,只习得搬前换后法耳。”(《画麈》)清•方薰说:“凡作画者多究心笔墨,而于章法位置往往忽之,不知古丘壑生发不已,时出新意,别开生面,皆胸中先成章法位置之妙也。”(《山静居画论》)清•范玑也说:“学者不留心章法,但摹真影稿,千手雷同。”(《过云庐画论•花卉论》)这里的“千手雷同”,当指未能脱离构图上折枝程式所致。故明•李日华要求作画“以布置意象为第一”(《竹嬾画媵》)。清•邹一桂将章法列入“八法”之首,说明其章法之重要性,目的是为了“时出新意,别开生面”。家良深得此理,决心从章法入手,上下求索。他虽入古人规矩樊篱,但并不受其束缚,创造了自家“构成式”,即借鉴了设计艺术中运用对称、重复、对比、统一等形式原理的构成关系,发掘各审美客体中包含的抽象性——尤其是那些几何形、几何线意味的因素,去进行构图。如《荷田行》中,荷干之处理采用了直线式、直角式;荷叶处理采用了圆形、半圆形、三角形;其鸭子造型伸直了脖子步行的动态,其取象既讲究正面对称、又统一于几何形意念。《六月草间风凉》中,草与中间田埂,取三条直线形,田埂上的群鸭之间用等距离法等。这些在传统花鸟画布置法中是看不到的。又如,《湖汀》构图的聚焦中心,《夏草荫荫》构图的正三角形等,皆迥异于传统折枝式而富于个性色彩。在章法等距离法设置中,既强调了统一,又注意到了每只虾造型姿态的各异,使画面在统一中求变化,而取得“活泼泼地”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