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焦点新闻 | 藏趣逸闻 | 艺术投资 | 鉴藏知识 | 藏宝名家 | 大众论坛 | 名家专栏 | 藏宝展厅 | 艺人艺语 | 收藏资讯
藏宝市场 | 影像艺术 | 作品展览 | 当代艺术 | 艺术新闻 | 名家访谈 | 名作推荐 | 推荐媒体 | 展览评论 | 推荐画廊 | 艺术分类
访客您好,欢迎访问藏宝艺术网。今天是
 推荐画廊 >   返回首页 >  推荐画廊
其他画廊:在交汇点上;使上海的艺术生态变得丰满起来
更新时间:2013-12-9   【字体:


  近代以来,上海这个城市始终站在中国的最前沿,见证了新与旧的交替,东与西的融合,遂落成一副别样的风情与气质,当中混杂着不中不西的特色,在这个有限的空间里隐藏着许多深深浅浅的层次。就当代艺术而言,上海却始终是一个一言难尽的地方。
  早在一个世纪以前那个处于中西文化相冲撞相交融的激荡年代,上海这个城市就一直站在改革思潮的最前沿。1912年,刘海粟与乌始光、张聿光在上海创办现代中国第一所美术学校“上海国画美术院”,首创男女同校,采用人体模特儿和旅行写生,被责骂为“艺术叛徒”。 1931年,从西方或东邻日本留学归来的画家各自带回来了西方近、现代形形式式的艺术思潮,受之影响的决澜社便滥觞于此。
  80年代末,谷文达、丁乙、李山、余友涵等上海艺术家在中国美术馆“现代艺术大展”现身后,上海艺术家的创作逐渐进入当代艺术的语境。1993年第45届威尼斯双年展上,李山、余友涵代表上海艺术家作为一支力量参与了中国艺术家针对国际视野的整体亮相。但就艺术生态而言,与同时期的北京相比,上海显得相对疲弱,由于缺乏本土回应,寻找国际艺术社会的关注和价值支撑,就成为上海艺术家不得不作的选择。90年代后期,一些遵循国际规则运作或直接是外资背景的艺术机构在上海出现,使上海的艺术生态变得丰满起来。
  2000年以后,上海当代艺术的发展呈现出一种特殊的加速度,到今天,当代艺术生态渐趋健全,这里凝聚了初步形成规模的美术馆群、高水准的评论家和策展人,也吸引了国内外大牌艺术家的到来。市场环节中,这里有无论在数量和水准上都在全国范围保持领先地位的画廊、国内一流水平的艺博会、应运而生的各种艺术品理财服务、拍卖行……唯一贯穿始终的线索,似乎是艺术生态越来越高的国际化程度。从艺博会的设置上也可以略见一斑,上海当代艺术博览会的欧美画廊数量占一半以上,亚洲占30%,两岸三地画廊占20%;而在艺术北京,国内画廊占一半以上,亚洲占30%,欧美占20%,两者的结构正好完全相反。
  作为内地最早西化的城市,国际化、时尚化已经成为上海的城市标签,她的城市气质、生活习惯让外籍人士更容易得到认同感,上海成为外国对内地了解的最直接入口。因而,上海市场似乎更国际性,外籍人士也已经成为了上海艺术市场无法让人忽视的购买力量。另一方面,国外艺术品在上海也同样有着稳定的市场,对西方艺术接受的程度比北京高很多,因而也解释了其他画廊在上海的空间如何区别于北京,有着更切合上海这个城市的策略。
  上海没有草根,只有市场
  
其他画廊成立于2008年,先后在北京798、上海M50、温州设立空间。北京空间和上海空间的两个开幕展,明显看到其他画廊对两个城市有着不一样的理解。和北京或者其他城市比较,上海更显国际市场,草根性质的艺术家在上海是艰难生存的。例如在苏州河旁边的工作室,价格是100多平方米一年12万房租,一般艺术家不好承受,在上海生活的艺术家,要么就是有一点钱的,要么就是艺术本身的学术或市场地位是已经有影响的。北京则生存着非常多的各层次的艺术家,就创作而言也凸显多层次。
  自19世纪中叶,上海开埠成为国际商港开始,外国资本大量输入,资本主义工商业急遽增长,来沪居住的官僚、富商与日俱增,来上海的各国人士也不断增加,逐渐成为全国工商业的中心,直至今天,上海在城市规模、经济体量、吸纳外资的能力和总体消费能力上,依然站在中国最前沿。据2011年《胡润财富报告》显示,全国千万富豪人数达96万人,上海就有13.2万名千万富豪和7800名亿万富豪,次于北京和广东,排名第三。然而受海派文化影响,加上新兴富人阶层有相对较好的学养,另外,从近代开始,上海就有着艺术市场中心的传统,因而上海的艺术文化消费意识较之国内其他城市更为强烈。上海当代艺术生态的各个环节都不约而同地为激发富人成为上海艺术的购买力作出努力,2010年第14届上海艺术博览会,宣传的口号是“让收藏成为风尚”,旨在积极引导富人进行艺术品消费。
  据其他画廊负责人介绍,其他画廊的客户群结构相当丰富,不单有中国收藏家,也有外籍人士,有时尚界的,也有设计师、酒店主人和私人会馆、商业集团等,基金及机构如私人美术馆也是一股重要的购买力,他们资金雄厚,收藏体系成熟,购买行为理性,学术指标,品牌公信力越来越高,收藏越来越准确,从而形成购买的中坚力量。
  其他画廊在艺术品市场不很景气的时段进驻北京798和上海M50,这是因为他们对市场有自身的理解。市场是可以引领的,他们带给藏家的不应该只是艺术品的商业属性,不仅仅是增值、保值的概念,更应该是一种生活方式、品质的消费概念。因而画廊的商业利益不仅在于艺术品销售,也来自为客户提供各种服务,如艺术品布置、空间整体规划咨询和艺术品投资规划等等,这些“副业”的商业利益比传统的零售模式要大,而且客户非常稳定。他们认为海派文化就是要引领这种生活方式。
  学术先行,打国际牌
  
2009年12月12日,其他画廊在北京的第一个展览是由中国著名策展人朱其策划的“其他的因素”,参展艺术家以中国艺术家为主。两个月后,上海空间开幕,开幕展是由美国策展人劳尔•扎穆迪奥担任策划的“变形记”,带来一批众国外艺术家的作品。
  其他画廊总监认为北京是一个能把影响力辐射到全国,甚至全世界的地方,他们希望能在北京更好地树立话语权,因而在北京的展览会更加注重学术,一般会举办大型的实验类展览。而在上海,他们不得不考虑更多的市场因素,因为上海有更多的销售和收藏家体系,尤其是对西方艺术的消化度更高,中产阶级的收藏意识也较强。于是两个空间而言,有一端“输入”,一端“输出”的味道。正因为兼顾上海这个对外窗口,也考虑到国内艺术品高昂的价格,其他画廊更愿意去引进西方优秀艺术家的作品,按照国际规则及价格体系去稳定经营,同时也发掘和吸引印度、中东、俄罗斯等当代艺术进入中国。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来临,越来越多的国外艺术家也看好中国这个庞大的、处处潜伏机会的艺术品市场,纷纷进入中国;而中国艺术界对于蜂拥而至的西方面孔,似乎尚且处于来者不拒的阶段,对于收藏西方作品的中国藏家而言,如何避免鱼目混珠的情况?在其他画廊的代理艺术家名单中,国外艺术家占据了一半,画廊负责人讲到,其他画廊在推介西方艺术家的过程中,功课做得很足,“尤其在崇洋的上海,我们更有责任为藏家把关。为什么我们敢买国外的艺术作品?因为我们的团队中有资深的国际策展人,会对当地艺术品的学术价值和市场价值作出判断。譬如我们代理的伊朗艺术家尚莱姆·恩特卡比(shahram Entekhabi),他在巴塞尔、美国已经卖得很好,今年带到新加坡得到的反响也非常之好,而且具有学术价值。对于国外艺术家一定要掌握充分的信息,而不是光凭看。”
  其他画廊推出的展览,注重的是“有意思”和水准,各展览引起的话题适应了上海这个大都市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如2010年为代理美国艺术家卡洛斯•莫塔策划的个展“我们觉得自己不同”中,展出一系列插图、海报、影像装置和网络档案作品,以哥伦比亚、南韩、挪威和美国的LGBTQ(女同性恋者、男同性恋者、双性恋者、变性人、酷儿)群体的采访为基础,探究有关性取向和性别身份问题的演变以及文化、社会、政治、法制的历史。
  短短几年,其他画廊的地位和性格逐渐显露出来,在艺术家中逐渐建立起了影响力和认可度,也吸引了一些优秀的艺术家的加盟。其他画廊在前面所做的努力,虽然并不都直接获得利润,最起码在业内获得认可度,“不是说今天把作品拿过来,明天就卖点钱这个概念。”
  2012年,来自于德国新上任的总经理魏龙德先生更是强化了其他画廊的国际视野,魏龙德(RonaldKiwitt)曾介入过德国画廊亚里山大北京空间(Alexander Ochs Beijing)与中国的空白空间在草场地的合作。有着艺术史背景和柏林古根海姆(Guggenheim)近10年的艺术行业经验,作为西方人,他的思想和资源正符合其他画廊的发展理念。魏龙德计划继续与国外策展人合作,举办具有国际性视野的艺术家个展及群展。比如,2012年年初的“俄罗斯当代艺术群展”,夏天还会有印度当代艺术群展,在国内外摄影界都颇有影响力的德国著名摄影师马丁·克里马斯(Martin Klimas)首次中国巡回个展将在上海和北京展开,这些艺术家都从未于中国画廊界出现过。在中国艺术家的推介方面,6月会有中国著名艺术家张羽个展,年底还将策划中国新绘画大型群展,旨在推介新的中国当代艺术家。也许,在通往国际的路上,新的总经理的到任将走得更远。

 

 

 

  • 上一篇文章: 从画廊博览会到画廊协会
  • 下一篇文章: 参展画廊的经济账;15-20万元人民币左右
  •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
    备案号;京ICP备0804656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