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焦点新闻 | 藏趣逸闻 | 艺术投资 | 鉴藏知识 | 藏宝名家 | 大众论坛 | 名家专栏 | 藏宝展厅 | 艺人艺语 | 收藏资讯
藏宝市场 | 影像艺术 | 作品展览 | 当代艺术 | 艺术新闻 | 名家访谈 | 名作推荐 | 推荐媒体 | 展览评论 | 推荐画廊 | 艺术分类
访客您好,欢迎访问藏宝艺术网。今天是
 焦点新闻 > 新闻动态  返回首页 >  焦点新闻 >> 新闻动态
集邮爱好者必备基础知识
更新时间:2015-9-17   【字体:

  集邮的人群大致可以分成两种:爱好者型和竞赛型。

  爱好者型喜欢什么就收集什么,往往重在收集的过程。爱好者中有人喜欢各种纪念票、官方首日封等,不去关心“无参展价值”的现实;也有人整天在邮商处寻寻觅觅,按自己的想法精心设计和制作邮集;更有些人邮识相当高,是某个专题领域的专家。他们很清楚,珍邮是不易弄到手的,也无意花费巨资去追逐,只要不上当受骗,就会收获快乐。

  而竞赛型集邮则完全不同,收藏者集邮的目的就是要去参加邮展。他们常常研究集邮联合会制定的竞赛规则,只买与自己收集范围有关的邮品,追逐各种珍罕品,有自己的追求和快乐。

  至于投资者,他们的目的明确,就是要赚钱。他们不关心邮票是什么内容,只要预计能说服爱好者购买,便整箱、整版地囤积,我们常常称他们为邮商。

  大多数集邮爱好者都应奉行“以邮养邮”原则,如此,既充实了自己,又为提高其他集邮爱好者的邮集档次帮了忙。

  邮票的发行主体是邮票身份的重要标志。自邮票诞生以来,全球发行邮票的实体逾千个。目前世界上还有26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邮票,能够认清这些邮票也是一门学问。

  早期有许多邮票不印国名,1874年后,除英国外,各国或地区都有国名或铭记。当然也有特例,如我国1933年发行的《谭院长纪念邮票》全套4枚,票面上就没有印国名。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邮票在不同时期的铭记是有变化的。以中国为例,就有“大清邮政局”“大清国邮政局”“大清邮政”“中华民国邮政”“中国人民邮政”“中国邮政”等。许多国家也存在这种变化。

  一些不法之徒伪造貌似邮票的“花纸头”蒙骗爱好者时,常常杜撰国名,或印上与某个国家相似的假名,我们要特别提防。

 

 

  • 上一篇文章: 一张错版人民币有人出价二三百万
  • 下一篇文章: 屠呦呦三封信拍出8万多
  •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
    备案号;京ICP备0804656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