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焦点新闻 | 藏趣逸闻 | 艺术投资 | 鉴藏知识 | 藏宝名家 | 大众论坛 | 名家专栏 | 藏宝展厅 | 艺人艺语 | 收藏资讯
藏宝市场 | 影像艺术 | 作品展览 | 当代艺术 | 艺术新闻 | 名家访谈 | 名作推荐 | 推荐媒体 | 展览评论 | 推荐画廊 | 艺术分类
访客您好,欢迎访问藏宝艺术网。今天是
 焦点新闻 > 新闻动态  返回首页 >  焦点新闻 >> 新闻动态
艺术品市场精品+长线抵御寒冬
更新时间:2015-2-3   【字体:

   2015年伊始,艺术品市场“寒气袭人”:几大拍卖行2014年的成交数据继春拍之后连续下降,艺术品市场的缩量趋势在持续了三年之后仍无“翻盘”之意;有“中国书画第一乡”的青州艺术品市场正遭遇“断崖式崩盘”的传闻也甚嚣尘上;在广东,有不少几年前靠“短线炒作”赚得盆满钵满的“行家”,不无苦恼地发现他们高价买进的艺术品再也难以出手……

  艺术经济学家马健博士告诉记者,据他观察,在这个惨淡的冬天里,近年来高价囤积某些美协和画院领导作品的投资者,账面损失最为惨重。“整个艺术品市场除了古代书画比较抗跌之外,很难有板块独善其身,但最先受到冲击的是价格泡沫很大的"领导"书画,接着就是"应酬之作"和"无名之作"。”他说。

  另一个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是:即便亮点偶现,但大师的精品力作在这个萧瑟的深度调整阶段,也不意味着一定可以在艺术品市场上顺利变现。

  事实上,去年的拍卖市场上,包括张大千、齐白石、李可染等大师作品的频繁流拍早已不是新闻。对此,北京匡时拍卖董事长董国强分析:“张大千、齐白石等人的画,很多委托方都想以他们当年买进的高价卖出去,最后的结果当然会流拍。但他们的身价还在那儿,我要是收藏者,如果现在手里有资金,一定会买这些大师的东西。因为市场一旦好起来,最先涨价的一定是他们的。”董国强坚定地认为。

  之前,不少“炒家”曾以短线方式在艺术品市场获利,但马健认为:“在艺术品市场上,越想挣快钱,就一定会亏得越厉害。当你买入一件艺术品的时候,得想想自己是否有信心放上十年,否则还是算了。当然,"长线是金"也有两个前提:一是有眼力选到"好东西";二是买入的价格要合理。”

  图文据《广州日报》

  草根富豪刘益谦去年秋拍上花4600万元买了一套徐悲鸿的《动物十二生肖》册页。徐悲鸿另一套同样的册页,2007年曾拍出7280万元,现在价位回落了三分之一。

 

 

  • 上一篇文章: 艺术银行在中国:流行零花钱租画概念
  • 下一篇文章: 山东千亿拍卖成交额六成:文物艺术品仅占1%
  •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
    备案号;京ICP备0804656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