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焦点新闻 | 藏趣逸闻 | 艺术投资 | 鉴藏知识 | 藏宝名家 | 大众论坛 | 名家专栏 | 藏宝展厅 | 艺人艺语 | 收藏资讯
藏宝市场 | 影像艺术 | 作品展览 | 当代艺术 | 艺术新闻 | 名家访谈 | 名作推荐 | 推荐媒体 | 展览评论 | 推荐画廊 | 艺术分类
访客您好,欢迎访问藏宝艺术网。今天是
 焦点新闻 > 幻灯片新闻  返回首页 >  焦点新闻 >> 幻灯片新闻
三水古玩街名声渐响:古玩早市人声鼎沸
更新时间:2015-1-27   【字体:


古玩店里陈列着各式各样的古董。


两名古玩爱好者在早市上查看玉石原料


古玩街地摊上陈列着各种各样的“宝贝”。

  古玩,被视作人类文明和历史的缩影,历代藏玩风气兴盛,无论是文人雅士还是达官贵人 ,收藏古玩真品既是身份象征,也是文雅的乐趣。而在三水的武庙口,也有这样的一个古玩聚集地,每天都有来自各地的人到这里分享各种古董宝贝,交流鉴赏心得。

  古玩早市人声鼎沸

  昨日上午9时半,新风路武庙口的古玩店陆续开档,而巷内的古玩地摊上早已人声鼎沸。

  一位70多岁的阿伯从自行车上卸下一个大铁箱,在台阶上铺上一层棉布,从铁箱里拿出的玉石、烟斗、葫芦依次排开。从古玩街开始兴旺以来,阿伯每天都会到这里来摆摊,巷口的这个位置已经是他的固定摊位了。

  阿伯说:“我爱好玉器也是这几年的事,也不是专家,来这里主要还是为了和大家一起聊天,图个热闹。”开档不久,便有几个顾客过来,欣赏阿伯拿出来的玉佩,互相交流心得。人少的时候,他会在档口对面的石阶坐下,晒晒冬日的暖阳。

  武庙口一条十余米长的小巷内,聚集了8个地摊。有的档口卖玉石边料、玉佩,有的档口卖铜钱,有的档口卖瓷器,也有档口卖树根。造型各异的新鲜树根价格从5元到20元不等,但买回家也许就是盆栽中的一大盛景。

  11时左右,武庙口只剩下两个地摊,古玩店却全部开铺了。新风路上有大大小小十余间古玩店,每间店都各有特色,有的店主要卖陶瓷,有的主要卖明清家具,但走进店里,总能有所发现。

  穿梭在古董林立的店中,总有一种走进一段尘封多年的历史的感觉。一件件古玩从各地流转过来,再从这里流转出去,没有人知道它们在到达三水之前,经历了怎么样的旅程,但其背后的传奇故事,总在不断地书写下去。古玩的价值,就在这里。

  古玩街名声渐响

  新风路武庙口正式成为三水的“古玩街”,也是新世纪以后的事。在此之前,古物爱好者都是朋友间互相分享、收藏,有些也会找到乡下收买旧货的人淘宝。

  三水最早可以称为“古玩店”的,是原来位于人民路大巷的金利旧货店。老板李金利跟老婆两个人,从民国时期就开始收买旧货,店面就在自己家中。解放后,李金利申请到了特种经营许可证,继续着收买旧货的生意,家中的宝贝也越积越多。

  那时候的金利旧货店,几乎成了三水古玩爱好者的宝库,慕名而来的人也常常到旧货店淘宝。李金利夫妇去世后,他们的后代继承了衣钵,成为新一代的三水古玩藏家,在新风路开起了门店,搜罗来自各地的古董。

  新风路位于西南近两百年历史的武庙畔,有着古色古香的历史韵味。从前,西南渡口是南岸居民到城区的重要通道,在漫长的岁月里,新风路都是城区的旺地,商铺林立,商客往来络绎不绝,古玩爱好者也开始向这里聚集。

  2009年三水收藏家协会在沙头成立,会员仅有40人。如今,收藏家协会会址搬到了新风路,会员近200人,有古玩店家,也有纯粹的收藏爱好者。

  三水收藏家协会的副主席罗明杰说,新风路与大城市成规模的古玩市场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但已经是三水最大的古玩爱好者聚集点。每天都有来自各个地方的古玩爱好者徘徊在新风路,不时走进店铺观赏古物,只要遇到心头好,即使花费重金,也会想办法买下。

  古玩街名气渐响,也有不少人将自己偶得的古物送到这里售卖。罗明杰的店门口就摆放着一座女子木雕,罗太太说,这是一个街坊在北江游泳的时候捡到的。初步估计是从北江上游的寺庙里冲到河床,又辗转浮出水面。渔民捕鱼、村民开垦都是民间古玩的重要来源。

  古玩爱好者云集

  古玩收藏,是一门融合了历史学、方志学、金石学、博物学、鉴定学及科技史学等知识的大学问,在古玩街上,几乎每一位店家都有二三十年的古玩经验。

  罗明杰与古玩结缘,始于1989年。1996年,他在教育西路开了第一家古玩店,从此四处淘宝成为他生活最重要的部分。“最多的时候,一个月有20多天是在外面,现在每个月也有十几天在外面。最远的去过沈阳,近的周边乡下也跑遍了。”

  如今,无论是玉器鉴赏、瓷器鉴赏、家具鉴赏,罗明杰都能说得头头是道。“古玩是一门‘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学问,关键是需要多看书,还要有长期的经验积累,多看前辈交易。”罗明杰说,经验到了,凭手感和直觉就能判断出一二。

  叶锦祥,人称六叔,是古玩街的常客,几乎每天都会来到古玩街,六叔的家里收藏了自己也数不过来的明清家具。二三十年的收藏经验让六叔炼成了一双火眼金睛:“判断家具的好坏,首先是看木料,沉香木、紫檀木、黄花梨、酸枝都有不同的价值,其次是看木材的氧化程度,也就是通常说的包浆断代法。”

  战国的玉猪龙、汉代玉璧上的变形龙纹、元代瓷器上的缠枝莲纹、明清家具上的灵芝纹……古玩家们要对图谱上的每一种纹路熟记于心,对每一朝代的陶瓷、家具生产特点了然于胸。除此之外,他们还要学会从陶瓷上的火石红、釉彩、光泽、气泡以及胚体的氧化程度判断瓷器的年代。

  叶锦祥说,陶瓷、家具很多都是兼具了收藏价值与使用价值。在古玩街上,店家都将价值连城的古董当做寻常生活用品,让它们能够在数百年后的今天得以继续发挥作用。

 

 

 

 

 

  • 上一篇文章: 世界15大拍卖盘点:猫王内衣无人问津
  • 下一篇文章: 蒋勋破解达芬奇之美:大师笔下的大师
  •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
    备案号;京ICP备0804656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