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焦点新闻 | 藏趣逸闻 | 艺术投资 | 鉴藏知识 | 藏宝名家 | 大众论坛 | 名家专栏 | 藏宝展厅 | 艺人艺语 | 收藏资讯
藏宝市场 | 影像艺术 | 作品展览 | 当代艺术 | 艺术新闻 | 名家访谈 | 名作推荐 | 推荐媒体 | 展览评论 | 推荐画廊 | 艺术分类
访客您好,欢迎访问藏宝艺术网。今天是
 焦点新闻 > 幻灯片新闻  返回首页 >  焦点新闻 >> 幻灯片新闻
伦敦福尔摩斯大展:一个从未存在也永不死去的人
更新时间:2015-1-22   【字体:


2015伦敦福尔摩斯大展:一个从未存在,也永不死去的人

 伦敦是个很神奇的城市。

  文学家们经常用真实的地点作为主人公活动的场景,使得关于这个城市的历史记忆不仅由真实人物参与构建,也同样来自于这些虚构的居民。

  比如,狄更斯笔下的小杜丽(Little Dorritt)——她在寒冷中栖身的教堂在人们口中被称为“小杜丽教堂”,教堂职员偶尔还会指给你看“喏,小杜丽当时就睡在那里”;再比如柯南·道尔的夏洛克·福尔摩斯。这个远比其创造者有名,而且也许是最有名的伦敦人,他的住所就在贝克街221B。

  只要一下地铁,就能看见《巴斯克维尔的猎犬》那一章的招贴画,展示着他的英勇事迹。出了地铁站,不多远就能瞧见他家门外一长列等候拜访的人们。

  稍稍了解一下这座“故居”的历史就可知道,在福尔摩斯系列小说刚出版的时候,贝克街还没有221这个门牌号。后来此屋在1934年被艾比国家建筑协会(Abbey National Building Society)买下,人们发现它不仅像小说里一样,是招收房客的,而且构造、装饰风格、家具都与小说描述类似。

  这直接导致60年后——即1990年,这座老房子被整修成“福尔摩斯博物馆”时,大量使用了原有的维多利亚风格的物品。当然,更令人惊讶地是那些伪造的细节,由于太符合人物性格和这个国家“故居”文化的展览惯例,常常让最警惕的参观者也忘了——这不是真的。

  然而正是如此,它才成为最值得英国人骄傲的伪造现场。


福尔摩斯“故居”正门
221B的正门总是紧闭,参观者可从旁边的礼品屋进入,然后被让进一个边门。

  一人宽的陡峭楼梯豁然出现,由于光线无法透入,色调昏暗。可能此时你的头脑里会迅速与前段时间BBC热播剧《神探福尔摩斯》中的剧情做了个互文。英国维多利亚式的房子都是从二楼才正式开始。面街的房间是福尔摩斯的客厅,与他的卧室相连。

  客厅拥挤不堪,式样繁复的餐桌、长沙发、书桌、书架、壁炉、药剂师桌顺着墙壁占用每一点角落,除此还有几把宽大的扶手椅。而这些家具上摆得又是琳琅满目,让人觉得掉进了大侦探的脑子里。

  仔细看去,书籍的种类、异域风情的饰物、奇特的药剂、博物学标本,似乎都经过了策展人细心的揣摩。至于壁炉上方那张美丽女士的照片,刻意与桌上的小提琴遥相呼应,似乎暗示着她就是艾琳·艾德勒。不过据一旁着女仆装的工作人员说,这张照片只是从杂志上剪下来的,至今不知道该女士的真实身份。若是照片中人留有后代,恐怕他们的家族史也要就此改写。


福尔摩斯“故居”的客厅

  在隔壁福尔摩斯的卧室墙上,挂着男男女女很多肖像,乍一看似乎是族谱,其实那些都是福尔摩斯时期伦敦最著名的杀人犯,据说其中一位直接促使英国在火车上安装了联络装置。

  福尔摩斯的床上还摆放着他的衣着用品,并且更重要的是——用玻璃盒罩住了。在博物馆里,处处可见这种以假乱真的心意。三楼是华生医生与哈特森太太的房间,现在都变成了展示厅,摆放着烟斗、放大镜、猎鹿帽、围巾、笔记本,福尔摩斯的通信、收藏,等等,还有一些颇嫌恐怖的、某些案子留下来的纪念品,比如一只断指。

  据说,早期的地图出版商为了区分盗版,会在自家的地图上虚构出一个地点。而福尔摩斯故居,正如伦敦在自制版图上虚构的一个独一无二的符号。也是由于认识到了福尔摩斯对于伦敦的符号学意义,伦敦博物馆近期特意为他举办了一个展览,名为“一个从未存在,也永不死去的人”(展期:即日起至4月12日)。


伦敦博物馆里的大幅海报'

  展览分为“福尔摩斯缘起”、“福尔摩斯时的伦敦”、“福尔摩斯与伦敦的街道”、“雾与福尔摩斯”、“福尔摩斯,火车与城郊”、“不朽的福尔摩斯”等几个部分,不仅详述了这个虚构人物的诞生过程,以及他对现代娱乐工业的贡献,也从他入手,为当时的伦敦城市做了全面的历史学考察。

  策展人阿列克斯·沃纳( Alex Werner)说: “举办这个展览最大的挑战是,其中任何一件展品都跟夏洛克福尔摩斯无关,因为他只是个小说人物,但另一方面,一切却要求与他有关。”

  柯南·道尔当初写侦探小说的原因,不过是出于对当时市面上同类型小说的不屑。

  福尔摩斯之前的大多数侦探能掐会算,可以直接从问题得出答案,并不符合科学的步骤。而他大学时就读的医学院里有一名教授叫约瑟夫·贝尔(Joseph Bell),通过病人一些细节的表现就能推理出对方的病情,曾给他留下很深刻的印象。于是道尔就仿照他少年时代的英雄偶像、爱伦坡笔下的侦探C·奧古斯特·杜邦(C Auguste Dupin),写成了第一本福尔摩斯小说《血字的研究(A Study in Scarlet)》。

  但是,最初这部手稿的发表并不顺利,很多期刊觉得若是连载,稍嫌太短,若是单篇发表,又嫌太长。最终手稿被以25磅的价格买下版权,次年,即1887年面世于《比顿圣诞年刊》。之后1890年发表的第二篇小说《四签名》也并未引起太大反响。直到1891年开始在《斯特兰德杂志》(The Strand Magazine)上的一系列短篇小说连载,使得“一颗微小的种子有了巨大的成长”。

 

 


 

 

 

  • 上一篇文章: 英国评论家眼中2014年最好的展览
  • 下一篇文章: 国宴瓷有多讲究:一种餐具釉面使用13种颜色
  •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
    备案号;京ICP备0804656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