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焦点新闻 | 藏趣逸闻 | 艺术投资 | 鉴藏知识 | 藏宝名家 | 大众论坛 | 名家专栏 | 藏宝展厅 | 艺人艺语 | 收藏资讯
藏宝市场 | 影像艺术 | 作品展览 | 当代艺术 | 艺术新闻 | 名家访谈 | 名作推荐 | 推荐媒体 | 展览评论 | 推荐画廊 | 艺术分类
访客您好,欢迎访问藏宝艺术网。今天是
 焦点新闻 > 新闻动态  返回首页 >  焦点新闻 >> 新闻动态
市民藏品不少是新仿:行家提醒不学无术勿收藏古玉
更新时间:2014-12-19   【字体:

  广州日报讯“这可是‘宋代名窑’啊,只可惜是新仿的。”昨日,在琶洲广交会B区举行的“收藏广州”专展上,市民送到现场鉴定的藏品中绝大部分为新仿,专家鉴宝时强调一定要学习,“如果对历史的认识是空白的,用现在的生活模式去想象古人,就只能永远买假。”

  记者发现,大部分市民拿到现场鉴定的瓷器基本都是新仿品。一个行家告诉记者:“很多收藏者花不了多少钱买的,只不过想‘搏猛’,希望能用低成本‘捡漏’官窑罢了。”

  “广东市场上的收藏知识普及情况还是不行。”古玉行家黄耀全发现古玉的情况尤为严重,古玉藏品的真品率极低,“大部分收藏者基本没有真正上手,甚至连真古玉的形状、沁色都不懂,竟然就已经开始收藏了。”

  一些收藏者整天拿着放大镜端详古玉,他忍不住问他们到底在看什么,他们说看的是雕工,他再问有没有看过真的,他们说不必看真品,用放大镜看刀工、线条就足以判断真假新旧。黄耀全建议收藏者要多进博物馆,不要想当然,不学习容易受到市场上的“有心者”误导而走入收藏歧路。

  在黄耀全看来,市场存在很多有心或无意的误导,令新入门的收藏者的收藏标准从一开始就有偏颇:“比如很多人受不法商家引导,认为古玉是‘纯手工’的,所以‘出品’一定粗糙难看。事实却恰好相反,汉代以前的玉器是皇家用品,用来彰显身份之用,所以料好、工细,精气神是后代所无法企及的。”

  另一方面,一些收藏者片面追求大器,却不知道“高古无大器”:“汉代之前的玉器多是挂饰件,民间没有资格拥有;另一方面,宋代之前的人席地而坐,汉代时的小桌几用于喝酒、吃饭、办公之用,没有空间放置大件的玉器摆件,自然也不可能有这些大器的传世。”他感叹道:“收藏者如果对历史不了解,用现在的生活区想象古人,就一定没办法正确收藏。”

 

 

  • 上一篇文章: 文交所成为庄家的新平台:邮票市场再度疯狂
  • 下一篇文章: 乾隆御笔《白塔山记》拍过亿元说明了什么
  •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
    备案号;京ICP备0804656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