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焦点新闻 | 藏趣逸闻 | 艺术投资 | 鉴藏知识 | 藏宝名家 | 大众论坛 | 名家专栏 | 藏宝展厅 | 艺人艺语 | 收藏资讯
藏宝市场 | 影像艺术 | 作品展览 | 当代艺术 | 艺术新闻 | 名家访谈 | 名作推荐 | 推荐媒体 | 展览评论 | 推荐画廊 | 艺术分类
访客您好,欢迎访问藏宝艺术网。今天是
 焦点新闻 > 新闻动态  返回首页 >  焦点新闻 >> 新闻动态
雍正朱批手环纵横运动场 博物馆推广纷纷卖萌
更新时间:2014-8-27   【字体:

  近日,台北故宫又出奇招,推出三款“雍正朱批”运动手环:“朕就是这样汉子”、“朕就是这样皇帝”、“戒急用忍”。引来一众网友惊叹,“运动还保有皇家威严,绝对纵横全场!”也有不少网友感慨,“卖萌”成了博物馆推广的“捷径”。
  梳理博物馆的卖萌之路,“鼻祖”当属台北故宫。去年7月,台北故宫推出印有康熙手迹“朕知道了”的纸胶带,霸气十足,卖到断货。销售火爆的同时,在网络上引起了极大反响,网友热捧、明星模仿,一度让“朕知道了”成为网络流行语。不久前故宫博物院推出了“雍正:感觉自己萌萌哒”动态图片,通过数字技术让《雍正行乐图》中的四爷“活”了起来。一经@故宫淘宝发布,便顺利抢占了新浪微博的热门榜,并在微信朋友圈带来了“刷屏”的阵势,“萌”倒了一众网友。
  事实上,从“朕知道了”起,国内各大博物馆就开始推出各具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文物衍生产品。据统计,故宫博物院开发的特色文化产品有近6000种。此前推出的宫廷宝贝卡通人物系列人偶,最直观的特点就是“萌”。大大的头、圆圆的脸、色彩艳丽的宫廷服饰……故宫博物院称,以小皇帝、小皇后、阿哥、格格为核心的宫廷宝贝“大家族”,“每一位”都拥有自己的“粉丝群”,以年轻人为主。
  从“萌萌雍正”开始,不断有网友感叹,“卖萌”成了博物馆推广的“捷径”。对此,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表示,“就博物馆的文化产品开发来说,很多博物馆包括故宫博物院,还处在一个探索的阶段。简单的文物仿制品,看上去虽然‘古典’、‘严肃’,但缺少新鲜的生命力,很难贴近当代人,特别是年轻人的生活。如何将文物与文化生动地表达出来,使之更容易被年轻人接受喜爱,是故宫博物院一直努力的方向。

 

 

  • 上一篇文章: 滇缅翡翠传奇:20年造就上千个亿万富商
  • 下一篇文章: 张嘉译爱漆器 明星效应能否激活非遗市场化
  •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
    备案号;京ICP备0804656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