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焦点新闻 | 藏趣逸闻 | 艺术投资 | 鉴藏知识 | 藏宝名家 | 大众论坛 | 名家专栏 | 藏宝展厅 | 艺人艺语 | 收藏资讯
藏宝市场 | 影像艺术 | 作品展览 | 当代艺术 | 艺术新闻 | 名家访谈 | 名作推荐 | 推荐媒体 | 展览评论 | 推荐画廊 | 艺术分类
访客您好,欢迎访问藏宝艺术网。今天是
 焦点新闻 > 新闻动态  返回首页 >  焦点新闻 >> 新闻动态
浙江象山清代古沉船小白礁1号;已出水606件文物
更新时间:2014-5-26   【字体:

 


 “小白礁1号”船体发掘与现场保护项目启幕。


出水的青花瓷碗 、灯盏、紫砂壶及印章。 何蒋勇 摄


考古潜水员跳入小白礁海域。

  5月21日上午,宁波北仑满洋船厂码头,伴随着嘹亮的汽笛声,浙江宁波象山“小白礁1号”船体发掘与现场保护工作船——“满洋2004”号工程船乘风启航,正式拉开了2014年度“小白礁1号”水下考古工作的序幕。据悉,迄今“小白礁1号”已出水文物606件,主要有品相精美的青花瓷、名家制作的紫砂壶以及来自日本、越南的年号钱币等水下遗珍。
  “小白礁1号”位于宁波市象山县石浦港东南约26海里的北渔山岛海域,是一艘从宁波港始发的木质商贸运输船,下沉于清代道光年间(1821—1850),埋藏在水下约24米的幽深海底,是浙东海域首次通过水下考古手段发现的第一艘具有较高文物价值的古沉船。
  据介绍,沉船于2008年度浙江沿海水下文物普查中被发现,随后进行了遗址表面清理,2012年基本完成船载文物发掘。迄今“小白礁1号”已出水文物606件,主要有品相精美的青花瓷、名家制作的紫砂壶,标明商号的玉石印章,来自日本、越南的年号钱币,西班牙银币以及成列的石板材等水下遗珍。据悉,“象山小白礁Ⅰ号沉船”堪称继“南海Ⅰ号”、“南澳Ⅰ号”之后的重大水下考古大发现,深受瞩目。
  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主任、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王结华表示,“小白礁1号”原定于2013年完成船体发掘工作,因考虑到与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建设的时间衔接问题,经请示国家文物局,同意推迟至今年开展。
  记者获悉,此次船体发掘,以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为主实施,并借调北京、天津、山东、浙江、福建广东等地以及德国的水下考古与科技保护力量共同发掘。整个船体发掘工作计划两个月完成。
  王结华表示,与以往相比,本次工作在国内水下考古中首次通过水下三维扫描、地面数字化采集、空中多角度航拍等海陆空三位一体手段,力争构建海底古船三维虚拟复原图像、出水文物数字化信息管理系统、水下考古现场三维展示系统等技术平台,实现水下考古项目的数字化采集、处理与管理。
  据悉,发掘出水后的船体,将在现场进行初步保护处理后,再运至北仑春晓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内边保护边展示,让公众享水下文化遗产保护成果。
  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水下考古所所长姜波表示,宁波港在古代就早已扬名海外,是非常重要的海上丝绸之路港口。目前,国家文物局启用海上丝绸之路申遗工作,“小白礁1号”发掘的文物已经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关注。(记者 何蒋勇)


 

 

 

  • 上一篇文章: 画家奇石上5年绘68米长卷 展现绿林起义
  • 下一篇文章: 村民田里收麦子压塌一座南宋墓:发现11枚铜钱
  •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
    备案号;京ICP备08046569号
    .